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新疆旅游
最近新疆可以说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之一了,讲真,我今年也有去新疆旅行的计划,甚至已经开始做攻略了。但是看到最近新疆被游客挤爆的新闻,和朋友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不过今年应该还是会去的。新疆之旅如此火爆,又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一段时间居家,总是刷到新疆美景美食的宣传视频啊!还被顶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独库公路、天山天池、沙漠景观、可可托海......半个月都游不完的美景、各种美食,这谁能受得了啊!俗话说上半年存钱下半年花,上半年的假期下半年休!当然是疫情稳定下来了,就赶紧背起行囊出发啦!
第二个原因就是压力真的山大且爆棚,就我自己来说,连续工作半年多了,很需要换一个环境调整一下自己,不然感觉很难高效率的持续工作了。抛开没事找事的领导、难缠的甲方、无穷无尽的加班、还不完的房贷、车贷,以及生活中看不到尽头的一地鸡毛蒜皮的琐事,去一个足够辽阔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以及充满地域特色的美食、风土人情、独特景观,那么新疆正好可以满足这一切幻想。
特别是这个季节又是新疆水果集中上市的绝佳时机,简直就是舌尖上的天花板呐~不仅如此,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尤其是无肉不欢的朋友们,这又将是碳水爆棚的一次旅行,说实话我已经馋新疆的羊肉串很久了~
最后呢,可能是一些小小的私心了,是每个人因人而异的。比如我打算跟最好的朋友结伴去旅行,在她心目中的新疆足够神秘,加上最近灵感枯竭期盼能够找到新的创作灵感。新疆之旅时长注定不会很短,用她的话来说没准能偶遇某些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或事也说不准,旅行就是要用来憧憬的,可以说非常浪漫主义少女心了。
虽然想象很美好,但是此时现实情况却是传说中的最美公路,人山人海。甚至还有报道【民宿200一间的房间涨到1500】,即便如此房间也很难订到。根据我多年旅游经验,还是避开寒暑假再去游玩吧。不但票价以及住宿可能会有折扣,车厢里飞机上也不会有熊孩子不断哭闹,把好好的解压之旅变成增压之旅。静下心来,反而能够好好欣赏美景了。
只能说努力工作学习之余去享受生活,这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啊,去新疆旅行,也正是这乐趣之一。虽然暂时被人山人海劝退,但是来日方长,今年一定要去新疆玩一玩~
今天头条新闻,主要内容
一、国内热点新闻:
10月10日至16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首次举办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的41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参加研修。学员们集中学习了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和王岐山同志在研修班上的讲话精神,并进行了专题讨论。学员们从对廉洁从政的认识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以及如何自觉做到廉洁从政等方面,交流了心得体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分期摘选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日宣布,来自缅甸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当日在广西贵港市点燃,这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全线建成投产。今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从此结束我国云贵高原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工程建设带动沿线直接投资超过1000亿元。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西南方的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全长7676公里,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均起于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市,从云南瑞丽58号界碑进入我国境内。
最近,养老改革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记者昨日了解到,尽管改革方向明确,但养老“并轨”、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具体问题仍处在研讨阶段,目前还谈不到出台政策。一位专家对新华社记者说,关于养老改革顶层设计的“闭门”研讨会经常召开,这是因为此项改革不但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还涉及机构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分配、财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绝不能“拍脑袋”“拍胸脯”,而是要听取多方意见,反复酝酿,最终形成一个方案。
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而同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专家认为,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主要是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各类用人单位更注重控制人工成本的上涨,其增资提薪的愿望明显减弱。今后,应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提高蛋糕质量,夯实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同时,建立起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薪酬和分配制度,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
二、国外热点新闻:
据法国《快报》等媒体20日报道,刚刚在法国国民议会上获得通过的“巨富税”引发法国体育界地震。按照规定,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球星必须上缴75%的边际税率。实施新税法后,球员收入如需保持不变,其所在俱乐部要承担的税收和社会分担金将大涨,这令法甲俱乐部面临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法国足球界人士表示,将坚决抵制该项政策的施行。许多俱乐部内部则在讨论是否通过罢工来抗议。
“帕赤卡尔区1.2万公顷的水稻由于患上了水稻穗瘟病而大幅减产,有的甚至绝收”。尼泊尔《共和国报》19日的报道称,尼泊尔帕赤卡尔区水稻大面积发生了穗瘟病。《环球时报》记者在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先后在越南、缅甸、孟加拉、印尼、尼泊尔等国进行了杂交水稻种植推广,并分别在越南、尼泊尔建立了办事处,实现了杂交水稻在越南、尼泊尔的销售。记者拨打该公司网站留下的联系电话,但截至发稿时一直无人接听。作为稻种的引进方,普拉德汗对《共和国报》表示,“我们已经给稻种生产商写信,对水稻种植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描述,要求他们来尼泊尔,对当地种植的环境和气候等条件进行评估。”